科教评论
[北京青年报]所有的学校都应该成为最安全的地方
发布时间:2014-12-24 来源: 浏览:10

 日前,教育部长周济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要把学校建成最坚固和最安全的地方,在灾难发生时学校应成为群众的避难场所。来自教育主管官员的这一表态,让仍然沉浸于惨痛记忆中的人们,在对天灾人祸的谴责之余,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而且教育部长的这一表态,绝非没有根据的夸口作秀,而是有着极大的决心和充分的科学依据。

 有媒体指出,作为地震频发的国家,日本的学校建筑往往具有最高的抗震能力,遇有地震,周围居民往往跑进学校建筑避难。因此,日本的学校往往在地震中成为群众的“避难所”。而同在此次地震震中地区,北川“刘汉希望小学”屹立不倒,在几乎夷为一片废墟的北川县内堪称奇迹。同样可称奇迹的,还有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其校长花费近十年的时间,和几倍于当初造价的“维修费”,不断加固前任留下的一座新建危楼,终于在此次地震中创造了一楼未倒、一人未伤的奇迹。

 无论是远在日本,还是近在震中,那些得以屹立不倒,甚至成为群众避难所的学校建筑,都为周济部长的表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证明把学校建成群众的避难所,是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同时,它们也给灾后学校重建提供了若干可贵的经验。首先在观念上,把校舍建成质量最高、抗震能力最强的建筑,必须成为学校重建的第一指导原则;其次,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严格建设资金的监管,严防跑冒滴漏,是校舍建设中最关键的环节;第三,只要做到了以上两点,虽然不可能保证学校建筑绝对安全,但校舍质量却一定会有大幅提高,学校师生在地震中罹难的几率将大幅降低。

 周济部长在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把灾区学校建成中西部教育发展的典范”。有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的决心和热心,上述目标的实现就有了强大的动力。有全国爱心人士和企业的专项捐款、各非受灾省区的对口支援,和中央财政的专项拨款,灾区学校的重建资金,也一定能够得到根本的保障。

 相对于灾区学校重建而言,周济部长在讲话中要求的“对全国的学校校舍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凡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坚决停止使用”的目标,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一要求所涉范围之大、需要“坚决停用”的校舍面积之广,恐怕会成为比灾区学校重建更宏大和困难的工程。

 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云南省有关部门便宣布,全省学校校舍中存在600万平方米D级危房,必须马上停用。按建设部颁布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D级危房指“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而按我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中小学普通教室生均占用面积为1.11平方米。若云南600万D级危房校舍中有60%为教室,则意味着云南全省有324.4万学生,仍在“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的教室中上课。不震尚且高危,遇震又当如何?云南一省如此,全国又当如何?

 因此,灾区学校校舍倒塌之灾,绝非灾区一地之灾;灾区学校的教训,理当引为全国之教训。中国确实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地震、洪水、冰雪,都可能对学校校舍造成巨大的破坏。在全国人民的悲情、热情、激情都投向灾区的同时,也应该以同样的责任意识,本着“把学校建成最坚固和最安全的地方”的原则,关注全国中小学校的普查、维修、重建,解除更多学生面临的潜在危险。

 至于学校建设经费的专款专用和严格监管,确实是持久存在的难题。但从北川“刘汉希望小学”的建设经验来看,又绝非无法可想。试想,如果允许与学生生命安全直接相关的学生家长参与学校建设过程的监督,其监督力度必将大大加强。如果能够在各地成立由政府、人大、政协、学生家长等各种社会力量组成的专项监督组织,再辅以当地媒体的严密监督,学校建设中的跑冒滴漏现象,马上会有极大改观,国家、社会投入到教育方面的经费,也就能够更好地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的生命安全保障。

                                                                      北京青年报 张天蔚 200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