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评论
张立华:对《弟子规》的争议该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5-12-25 来源: 浏览:27
更多

  最近,关于《弟子规》的争论引发媒体关注。有人认为它是中华蒙学的经典,通过韵语童谣的形式讲述了最基本的做人做事的礼仪和行为规范。但也有不少人,甚至是一些名人却认为,《弟子规》里面没有童真童趣,“那种档次的东西即使搁在古代,也不是什么好货色,用现在的眼光看,更是误人子弟”。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了希伯来文化。由于长期的颠沛流离,犹太民族流传下来的典籍并不多,但希伯来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犹太人对自己的文化充满敬畏之心。犹太小孩一出生,父母就会在他的枕边放上一部《塔木德》,犹太人把这部书视为民族智慧的圣经。等孩子刚知道亲吻妈妈的时候,妈妈就会让他在每次亲吻妈妈之后,都要亲吻一下《塔木德》。这本《塔木德》将陪伴孩子的一生,也就是说,每个犹太人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塔木德》,而且终生研读。

  相比之下,中华文化的典籍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美国人文主义大师威廉·房龙说:“与其说中国是一个国名,不如说中国是一种文化。”倘若没有悠久灿烂的文化,中国将不成其为中国,中华民族也将黯然失色。但我们却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起码的敬畏,反倒给予批判甚至排斥。法国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说:“没有继承,便没有文化,我们不能够也不应该排斥我们的任何遗产”。

  《弟子规》的内容,即便从今天来看,多数也是具有正面价值的。它教育孩子做人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和生活的哲理。它和所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一样,将中国人的实践精神,浓缩在至理名言中,让后人体悟。我们不能因为这其中缺少逻辑验证的过程,就怀疑其现实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完全用西方文化的那一套规则去校验《弟子规》,似乎脱离了历史与现实的语境,也脱离了中华文化土壤,当然有风马牛不相及之讥。从技术层面上说,即便《弟子规》不是所谓标准的童蒙启学之作,那也不应否认其在传统文化传承历史上所具有的文化启蒙功能。更何况正是这一功能正在默默教化着我们的下一代,并被广泛证实着其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对于这一点的抹煞,不知是无视现实,还是另有动机?

  于是,我们不禁想起了屠呦呦和她的青蒿素。屠呦呦的经历和青蒿素的发明,说明一国之传统文化之于科学、社会的贡献,有多么重要和宝贵。中药的积淀、西学的方法,最终淬炼了青蒿素的神奇。《弟子规》也一样,如果我们能用西学的方法论,将弟子规中有价值、有文化含量的因子萃取出来,以福荫后代,难道不正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所需要殷殷而为吗?如果只是醉心于扳倒《弟子规》的教育地位,或者纠缠于其内容中少数有悖于现代伦理的枝叶末节,这应该是今天我们对待《弟子规》的正确态度吗?

  鲁迅曾经说过,“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党的十八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动不动就树起“打倒”思维、张扬“颠覆”意识,还是需要以“血脉”为根基,以“灵魂”为旗手,做有意义的建设性工作,这恐怕才是《弟子规》的争议给我们带来的有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