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科普
为什么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发布时间:2019-04-29 来源:石头科普工作室 浏览:107


关键词:科普;朝霞;晚霞;瑞利散射


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天边,有时会出现绚丽的霞。霞本义指日出、日落时天空及云层上因日光斜射而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日出前后看到的霞称朝霞,日落前后的霞称晚霞。

从小我们就听说过这样的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可你知道为什么吗?这句古人经验总结的谚语看起来简单,背后却藏着不少知识!

首先,我们看看霞是怎么形成的。

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斜射,通过厚厚的大气层,其中蓝紫光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仅有红光、橙光映照在云层或近地天空的结果。

粒子对光线的散射有几种:瑞利散射、米散射、几何散射。对于微粒直径远远小于可见光波长(400-800纳米)的情况,比如大气分子(直径1纳米上下)对可见光的散射,是瑞利散射;微粒直径大于等于可见光波长,比如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包括PM2.5等等)和云滴,对可见光的散射就是米散射;而雨滴、沙子这种远大于可见光波长的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则是几何散射,或者称为“反射”。

大气分子对阳光的散射主要是瑞利散射,这种散射的强度与光的波长密切相关。

自然光按照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对于波长较长的红光,瑞利散射强度一般;而对波长较短的蓝紫光,瑞利散射要强很多,导致很多蓝紫光难以直线传播到达地面,而是被散射到其他方向,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日出、日落都呈现红色。

如果空气中有大颗粒杂质,会产生较为复杂的米散射,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时,霞的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橙红艳丽的颜色。

(图源:果壳)同样是由于瑞利散射,让我们在白天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因为阳光中的蓝、紫光在被更多地散射向其他方向(天空中除了太阳周围的其他区域)之后再经多次散射到达地面,被人眼接收到。之所以不呈紫色,是因为人眼对紫色光缺乏敏感性。而对于太空中的飞行物,没有大气分子散射阳光,看到的天空就是黑色的。


那么,为什么可以通过霞来预测晴雨呢?这还与天气学规律有关。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江淮地区,地处中纬度,高空气流的平均流向是自西向东的。日出前后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的水汽已经很多,而且云层已经从西方开始侵入本地区,这是天气将要转雨的征兆。同时,早晨气温较低,随着气温升高,大气逐渐变得更加不稳定,更容易出现对流云,导致随后的阴雨天气。

南京玄武湖朝霞(图源:网络)

而在东边出现大红色金黄色的晚霞,表示在我们西边的上游地区天气已经转晴或云层已经裂开,阳光才能从西方透过来造成晚霞,预示笼罩在本地上空的雨云即将东移或者消散;同时傍晚气温逐渐降低,大气趋于稳定,对流减弱,不利于对流云的维持,天气就要转好。

还有一种解释是:

春夏早上,低空空气稳定,尘埃少,如有鲜艳的朝霞,表示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有云层存在,坏天气将逐渐逼近,这就是“朝霞不出门”的原因。

傍晚,由于一天的阳光加热,温度较高,低空大气中水分通常不多,但尘埃因对流变弱而可能大量集中到低层。如出现鲜艳晚霞,则主要由尘埃等干粒子对阳光散射所致,说明西方的天气比较干燥。按照气流由西向东移动的规律,未来本地的天气不会转坏,所以有“晚霞行千里”的说法。

当然,这只是一个经验规律,不可能100%准确,而且适用的地区和季节都有限。到了多雨的我国华南地区,或者南方的夏季时期,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北抬西伸,高空的西风带北移很多,这一句谚语就不太适用了。到了热带地区,多雨多云,晚霞还有可能是台风的前兆;而朝霞之后也不一定就是阴雨天,可能是台风影响结束的标志。

今年台风“山竹”逼近广东的前一天晚上,珠三角地区出现了绚丽的晚霞,紧接着第二天,“山竹”到达广东,狂风暴雨几乎覆盖全省。去年的“妮妲”台风过后,深圳第二天早晨就出现了朝霞。

台风“山竹”来临前的广州

霞,是大气中诸多美丽光学现象的一种。霓虹、晕、华、宝光等奇观,都有其中的科学原理,未来将陆续推出相关科普,敬请期待!

参考资料

[1] 中国天气网2011年科普:http://www.weather.com.cn/science/qxwq/yy/01/1247177.shtml

[2] 百度百科:霞;瑞利散射

[3] 《大气物理学》,盛裴轩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4] 动图来源:https://giphy.com

撰稿:张昱衡

润色:渡鸦

(责任编辑:郭晋)

(转载自:石头科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