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科普
听说等离子体是导体?能当电缆用吗?
发布时间:2019-05-02 来源:石头科普工作室 浏览:69

关键词:科普;等离子体;电导率;电阻率


太长不看”版

等离子体在稀薄物质里的电导率可以说是无敌,但是其导电性能跟金属比还是差得远。



想搞搞清楚”版

等离子体(又称电浆)是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以外的第四大物质状态,其特性与前三者截然不同。主要表现为其运动性质受到电磁场的主导。

宇宙中99.99%的空间充满等离子体,所以,认识等离子体,就等于认识我们所在宇宙的99.99%

由地球表面向外,等离子体是几乎所有可见物质的存在形式,大气外侧的电离层、日地空间的太阳风、太阳日冕、太阳内部、星际空间、星云及星团,毫无例外的都是等离子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的等离子体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周围。比如日常生活中:日光灯、电弧、等离子体显示屏、臭氧发生器。以及工业应用中:等离子体刻蚀、镀膜、表面改性、喷涂、烧结、冶炼、加热、有害物处理。还有高技术应用:托卡马克、惯性约束聚变、氢弹、高功率微波器件、离子源、强流束、飞行器鞘套与尾迹等等。



等离子体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等离子体是电离的,意味着其内部包含自由电子,就像金属和导电溶液一样,这就很让人联想它是不是能被作为输电设备。

输电介质有一个通用的标准来衡量性能:导电率和电阻率,实质上这两个系数互为倒数,电阻率越小电导率就越大,材料就越适合输电。

这个东西就像小学生的期末考试,本科生的GPA,研究生的Paper一样。是个硬性指标。

在等离子体物理中,对于电阻率也有非常广泛的研究,其中有广泛应用的Spitzer电阻率:

(公式1)

这个理论公式是1950s提出的,直到今天还有很广泛的应用。

公式中的

是库伦对数,表征等离子体中的碰撞

其中最小作用程的取法不同研究中不大一样,但大部分理论研究中都是用库伦对数表征等离子体中的碰撞的。

公式(1)中可以直观的给出这样的规律,碰撞越多(库伦对数大),电阻率就越大。温度越高(电离度越高),电阻率越小。

所以最理想的状况就是,碰撞非常非常少,也就是高度真空,温度非常非常高,达到完全电离。这种情况下电阻率会很小。

实际测量中,在1e20cm^-3 的真空度下,大约20000度的温度下,等离子体的电导率大概是10^4 S/m:

而常见的金属的导电率:

看电阻率天梯段位不说黄金和青铜了,简直是废铁都不如。

为什么等离子体会给我们一种,它电导率很高的感觉呢?

甚至是在很多计算中,我们都是考虑理想导体等离子体,也就是使用完全没有电阻的等离子体。

核心问题就是碰撞。

在金属导体中,电子在很多离子中穿梭(黄线是运动轨迹)

能影响电子运动的主要因素是碰撞。电子在金属这种到处都是原子核的物质中的碰撞频率非常高,碰撞自由程很短,两次碰撞之间电子走的路程可以近似成直线,电阻主要就是来自于电子和离子之间的碰撞。

而在稀薄的等离子体中,能影响电子运动的除了碰撞还有电磁场(黄线是运动轨迹,灰线是磁场)

而在两次碰撞之间,电子受到电磁场作用运动情况会发生非常巨大的改变。在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这部分运动情况的时候,可以假设没有碰撞。这可以极大的减小运算量。

在计算中所使用的这种无电阻假设并不代表等离子体就是超导的,相反,等离子体电阻跟金属比还是很大的。只是在金属中产生电阻的因素【碰撞频率】在等离子体中很小。



总结

等离子体相比于空气是导体,但是导电率远不及金属,而且需要高温电离抽真空等工序,维持等离子体成本非常高。

所以,虽然在大部分理论研究中,等离子体被认为是“理想导体”。它离能被用作输电线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1] Cohen, Robert S.; Spitzer, Jr., Lyman; McR. Routly, Paul (October 1950).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an Ionized Gas' . Physical Review. 80 (2): 230–238. doi:10.1103/PhysRev.80.230.

[2] Haun, Jens & Kunze, H.-J & Kosse, S & Schlanges, M & Redmer, R. (2002).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nonideal carbon and zinc plasmas: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Physical review. E, Statistical, nonlinear, and soft matter physics. 65. 046407. 10.1103/PhysRevE.65.046407.

(责任编辑:郭晋)

(转载自:石头科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