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科普
你所不知道的火星?NASA着陆器来告诉你!
发布时间:2020-04-19 来源:校园科普网站 浏览:61

01 NASA着陆器告诉你四件关于火星的事

February 24, 2020

据了解,NASAInSight着陆器于20181126日登陆火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探测行星内部的任务(SN11/26/18)。其登录目的是揭示更多火星的历史。

NASAInSight着陆器于126日拍摄了这张自拍照片(实际上是11张照片缝合在一起),距火星着陆仅10天。

到目前为止,InSight登录器已揭示了有关火星的四件事。

1火星经常震动

InSight的地震探头就像听诊器一样,可以听到火星表面是否有地下的隆隆声。截至2019930日,该着陆器记录了174次地震,可能是由于构造活动引起的。

2火星具有极强的磁性

InSight着陆点的卫星图像表明,那里的岩石太年轻,以至于没有被强烈地磁化。然而,InSight测量了来自周围岩石的磁场,强度是预期的十倍。这表明火星磁化作用来自地表以下的岩石。

3星从太空中感觉到磁力跳动

InSight还获得了许多磁性“脉动”,即环境磁场强度的相对快速变化。其中一些爆发是火星上首次发现,仅持续一秒钟,而其他则持续几分钟。研究人员怀疑,由太阳引起的整个行星磁包层中的电气波动(不是行星本身)是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4在表面之下,火星全部破碎

地震可以用作火星地下的探测器。由于地下材料以不同的方式偏转和减慢了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因此,地震就像是一种行星X射线,它揭示了地壳向下延伸了多远,并揭示了这种物质的可能组成。

令人震惊的是,研究人员观察到一部分地壳被隐藏在土壤表层之下,看起来似乎被数次来自太空的撞击弄碎了。


02黑洞附近的自然常数会变化吗?

February 24, 2020

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在黑洞的地盘上,自然的基本常数也保持稳定。

一团恒星环绕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图中所示的轨道)。科学家观察到五颗这样的恒星,表明黑洞附近的精细结构常数与地球上的相同。

根据标准物理学,控制带电粒子相互作用的精细结构常数在宇宙各处都相同。但是,一些替代理论表明,该常数在某些区域中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黑洞周围的极端引力环境。


但是前段时间,物理学家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中的一篇论文中报告说,当在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附近进行测试时,这个数字并没有增加。

精细结构常数是物理公式中各种不变的数字之一,例如电子的质量或光速。它确定带电粒子相互吸引的强度。研究人员计算得出,黑洞附近的精细结构常数与其地球值一致,大约千分之一。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物理学家Wim Ubachs评论说:“我以前一直在寻找自然界各种常数的变化,这次是科学家第一次在黑洞的大体附近寻找精细结构常数的变化。”


03反物质氢具有与普通氢相同的量子现象

February 19, 2020

ALPHA实验的科学家(如图所示)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反作用氢原子的量子效应,称为Lamb位移。

反物质和物质的原子是完美的镜像,即使出现了奇怪的量子现象也是如此。


物理学家219日在《自然》杂志上报道说:“抗氢原子的能级(氢原子的反物质)被称为兰姆位移的量子效应所改变,就像氢原子一样。”


氢原子可以高能量和低能量的几种状态存在,称为能级。一些微妙的量子效应会稍微改变那些能级。


根据物理学家目前的理解,物质和反物质原子应具有相同的能级,这基于称为电荷奇偶时间或CPT对称性的原理。这种对称性意味着,如果宇宙在镜中反射,所有反粒子都被粒子交换,并且时间倒退,则物理学将保持不变。


环境新闻

中国2016-2017年度排放清单发表

尽管中国的排放量在2013年达到了稳定水平,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约占全球排放量的30%。按能源和行业划分的详细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对中国的碳政策以及实现全球气候变化减缓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月,一份关于中国2016-2017年度的CO2排放清单发布在了SCIENTIFIC DATA上:

该研究构建了中国及其30个省份2016年和2017年的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和能源清单。这一清单为1997-2015年的排放数据集提供了关键更新和补充。排放量是根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行政区域范围计算的,该范围涵盖行政边界内因能源消耗和工业生产而产生的所有人为排放量。同时,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47个经济部门编制了清单。这些数据可作为气候和综合评价模型的输入,也可用于分析中国及其地区的排放模式。


内容链接:

[1]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what-nasa-insight-lander-learned-about-mars-magnetism-quakes

[2]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fine-structure-constant-remains-same-even-near-black-hole

[3]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antimatter-hydrogen-atoms-quantum-quirk-lamb-shift-normal-hydrogen

[4]Shan, Y., et al. (2020). "China CO2 emission accounts 2016-2017." Sci Data 7(1): 54.(10.1038/s41597-020-0393-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陈潭)

(版权说明,转载自:石头科普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