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之声
【百万播放】你不吃蝙蝠,新冠肺炎还是可能找上门 | | 科技袁人Lite
发布时间:2020-09-27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科普 浏览:61

据说这次肺炎是蝙蝠的锅。一听到这,立志科普大自然的“躺倒”不鸽了!我们马上联系王正寰教授。

看过雨林那期节目的同学们想不想念王教授?王教授研究的就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他说,这一天还是来了。其实人类75%以上的传染病都是野生动物引起的。人类社会要发展,就不可避免进入到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病毒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里,人类发展碰到了这个开关,那对不住了……

视频链接:                                                                         

西瓜视频:

https://www.ixigua.com/6788851890785354252

本视频发布于2020年2月2日,播放量已超百万


部分评论:                                                         

123456789埃及:

受教了,谢谢教授!

人世间你最珍贵:

侃侃而谈!,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才!

华南北桂之东风卍:

除了狗,鸡,鸭,鱼,猪,牛,羊,家养动物可以吃,而乌鸦,蝙蝠等长像奇怪的,不归人养的动物真的不可以吃

精彩呈现:人类要发展,那“新冠病毒”就是命中注定的 | 躺倒大自然第14期        

同学们好,我是躺倒,最近有些拖更,因为之前有部我导演的片子要播出,就是《蔚蓝之境》,已经在中央台播了,不知道您看了吗?

最近全国都在关注疫情,据说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又和野生动物有关系,为此我特地去咨询了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王正寰,之前寰寰教授和大家在“森林大火”那期节目里见过,(雨林大火? 环保游行? 中国: 赶紧种棵树,压压惊!I 躺倒大自然第8期)

实际上,他的主要研究课题就是野生动物传染病控制。这次呢,因为国家号召大家不要见面,那么我就结合我的经历,综合王教授的看法,和大家聊聊。
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又和野生动物有关系。王教授和我的感觉都是~这一天终于来了。
新世纪后,野生动物疫源疾病其实是越来越多,但影响比较大的就是SARS,到现在相隔17年,这个时间其实比我预想中要长,坦白说,如果我们不改变我们的一些习惯,那么类似的疫病还是会出现的,现在隔了17年才出现这个规模,应该说人类社会还是在进步的,很多事情是做到位了!
我跟王教授聊过,研究人和野生动物相互作用是一个大命题,下面分成两个小命题:一个是人类对野生动物生存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是人是怎么欺负动物的;另一个问题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也就是动物怎么“报复”人类的。

这次新型肺炎疫情。涉及到的冠状病毒“2019-nCoV”,不太好念啊~它属于冠状病毒下的β冠状病毒类群。这个类群主要是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和之前的SARS实际上是高度相似的,所以主流的观点认为疫源还是蝙蝠。

以前的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都提到过蝙蝠这个物种,包括狂犬病毒,蝙蝠也是大户。主要也是因为蝙蝠基因比较强大,让这些代谢快、寿命长、数量大、物种多、历史悠久的开挂生物“百毒不侵”。 

疫源除了蝙蝠,还有研究者认为是蛇,一些研究者把这次的病毒的序列转译成氨基酸,得到它的蛋白质序列。再把这个蛋白质序列和几种我们中国人消费比较多的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和蛇身上的病毒最接近,因此得出前面那个结论。当然作者本身也是很谨慎的,他就是提出这么个观点来供大家来思考。有个说不过去的地方。王教授说,现在是冬天,很多蛇,包括一些蝙蝠都在冬眠,那它们是怎么接触到人类的,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你不要忘了,病毒也好,细菌也罢,像这一类的病原体,它在跨门类的过程当中,其实差异是非常大的。毕竟人和爬行动物之间还是跨纲呢,它们是爬行纲,我们是哺乳纲,病毒要跨纲传染人没那么容易的。所以到底是不是蛇,王教授他是存疑的。

这次疫情也引出一个大话题,人兽共患病。其实人类75%以上的传染病,最初都是野生动物引起的。这么高的比例,我是很吃惊的。

鼠疫、埃博拉、肝炎、禽流感,还有前面提过的几种传染病,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存在野生动物疫源。什么叫野生动物疫源?就是和人没关系,它本身在自然界中是真实存在,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好比野外永远存在一个机关,如果人类触发了它,那么就对不住了。

人类这个物种有它自己特殊的种群生态学特点,这个疾病一旦进入到我们人类环境中,它的发展轨迹就变了。比如艾滋病——HIV,本来是在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身上的病毒,原来是叫SIV。我们知道,艾滋病传播途径里面有性传播,所以不少人在病毒如何从灵长类动物传播到人身上,有过这方面联想,其实这是不太可能的。更有可能的是非洲那里,存在着一个动物消费模式,叫bush meat,爱吃“丛林肉”,其中就包括灵长类的肉什么的,总之这个病毒到了人身上以后,能够适应人类的身体环境且能生存复制,最终发展成为HIV。可以人传人了,它的危险性级别就上升了。

可以预见,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拓展到野生动物生活的区域,还有现代交通技术的高速发展,自然界当中一些不熟悉的传染病在偏僻的地方感染了人,会比以前更快地传播到人口密集的区域。

对此,我们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它。病毒也是自然界的生物,它的传播必须要有合理的途径,只要切断这条路,它是可防可控的。

王教授提到,大家经常会忽略掉的一个事实是,实际上非典的时候,全球最终死亡的病例不到一千人,比起全球每年死于车祸、死于自杀、死于各种癌症的人数是很低的。但是为什么人类社会对流行病爆发那么恐慌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基于历史上人类有过极其惨痛的教训,存在过多次恐怖的、洲际的流行病,人类怕了。

第二个,流行病爆发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禽流感的防控,常用的手段,疫源地方圆多少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鸡鸭全部屠灭。所以流行病的防控其实拼的是经济实力,国家经济实力够强,国家的管理效率高,这个病就控制得好。但是有些国家实力比较弱,怎么办呢

历史的惨痛和重大的经济损失,这两点导致,到今天为止人类对有可能发生大面积流行的传染病,一定是严防死守。

我呢,比大家风险要高一点,因为要去野外工作,也包括一些动物疫源地。刚开始作为新手不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不安全,还是感到不适应。后来我一想,这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传播途径都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暴露”。只要我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控制好就没有问题。比如吃饭之前就要认真洗手。还有就是注意水源的清洁,当然水源绝对洁净不一定做得到,但是至少我可以把它煮沸。其实很多疫病都有这样的特点:耐寒不耐热。这就好办了,就算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多米,水可能烧不到100度,没关系,80多度多烧一会儿就可以了。所以其实方法很多,但就是有时候我们会懈怠。我相信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但如果再过个一礼拜呢,看看也没什么大事,可能不少人就懈怠了。

那么有些同学说,我不去野外的,日常怎么注意?我想我们就规范我们的行为,比如说吃野味。鸡鸭鱼、牛羊猪这些我吃,可我不吃那些相对比较奇怪的动物,不会去碰两栖类,我不会去碰爬行动物,我不会去碰一些我们往前数两代,或者是三代,还是野生动物的东西,比如说果子狸,像这种动物我肯定是不会去吃的。总之一句话,别吃野味。

王教授介绍,其实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防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难题,他从事相关工作那么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不是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研究比较少,基础比较薄弱,而是全世界范围内都薄弱。因为好多疫源野生动物的行为方式太过于神出鬼没,我们很难真正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我们经常讲亲近自然,其实自然我们还是要去敬畏的。人类目前的发展路径肯定会和自然产生某种冲突,我们当然要发展,但在和自然的关系中,我们不知道的 要比远比我们知道的多,无论怎么看,现在教训也算是够深刻的了。目前,全球很多科研工作者都在守护人类生命的前线奋战,其实王教授现在也在忙于科研。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更多的故事就让王教授自己来讲讲。

责任编辑:杨玉露

文章来源:风云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