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应校党委宣传部和后备军官选培办邀请,我校校友、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胡成行先生,在西区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学术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母校影响了我一生》的科大精神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宣传部长蒋家平主持。校党委副书记鹿明、后备军官选培办主任薛劲松,以及200多名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中,胡成行校友以生动质朴的语言,向与会者娓娓道来艰苦学习、勇于拼搏的科大文化,与广大师生共同追忆科大岁月里的生活和学习片段。他深情地说,母校影响了我一生。科大精神博大精深,每一个科大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47年前,科大选择了我,也改变和影响了我的一生。自己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与在科大受到的良好教育分不开,在科大的学习经历无疑是自己最大的人生财富。
胡成行回忆起他多年前的求学经历。1961年,胡成行第一次乘汽车、火车,第一次离开家门,从四川省的一个偏远山区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他说,“生我是娘,养我是党”不是一句空口号。当年,家境十分贫寒的他,上大学以后,吃饭不用交钱,上学也不用交学费,天气冷了,组织上又给从南方来到北国求学的同学送来厚厚的棉衣、棉鞋和被褥。当时,国家经济非常困难,很多人面临饥饿,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与学生同甘共苦,认真倾听学生意见,想方设法改善伙食,处处替学生着想,体现科大关爱学生的优良传统和民主作风,也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这一切,他永远不会忘记。
胡成行说,科大从建校开始就树立了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校风。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赵九章大师们都到一线讲课,甚至为一年级学生讲授基础课程。通过大师的言传身教,科大学子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必然终身受益。
胡成行说,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报效祖国是所有科大人的共识。我们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浇灌,还要感谢母校的关爱和培育。1966年,胡成行从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随即来到正在筹建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在当时,几乎所有的科大毕业生的第一志愿都是服从祖国分配,心甘情愿地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40多年来,胡成行把所有心血都倾注在运载火箭和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脉动压力特性及其测试技术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多次获得表彰。
胡成行认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占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为社会创造了多少财富。如果选择了从事科学研究的道路,那么就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同时要安贫乐道,矢志不渝。科大精神是科大最为宝贵的财富,老一代科大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其深刻含义,新时期需要我们继承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报告会上,胡成行校友热情地回答了部分同学的提问。
校党委副书记鹿明高度评价了胡成行校友的杰出成就,还向他赠送了校庆纪念品和附有当年成绩单复印件的个性化校友纪念册。
这场报告是“科教报国五十年”科大精神系列报告会的第十九场报告,是由党委宣传部和后备军官选培办联合主办的。
胡成行,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现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技术三级,空气动力试验技术专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非定常空气动力学试验和流动显示技术的研究,尤其在飞行器脉动压力试验和激光蒸汽屏流动显示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一次荣立二等功,三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获政府特殊津贴和航天基金奖。1994年,他被选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1995年建国50周年前夕,作为特邀代表光荣地出席了全国“两弹一星”功勋表彰大会。
(党委宣传部 后备军官选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