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应中国科学院京区党委和北京分院的邀请,我校管理学院陈晓剑教授在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报告厅作了《创新中国价值取向的觉悟与实践》的报告,这是“中国科学院求是论坛”2008年第一场报告会。京区党委常务副书记项国英主持了报告会,中国科学院京区各事业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京区各企业单位党委书记、院部机关党委书记等近300人参加了报告会。
陈晓剑从组织成长性战略的“三要素”,即“领导高度”、“基础厚度”和“战略长度”出发,从一个国家生命周期的角度,指出我国正处在迅速成长和全面崛起的交汇时期。他用六个“崛起”概括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是迅速崛起、全面崛起和全方位崛起,但也是不协调崛起、不平衡崛起和不匹配崛起,下一步发展必须从以资源导向为主真正转变到以创新导向为主。
陈晓剑通过对“十七大”精神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在创新中国的价值取向下,中国的崛起正由制度崛起向构建崛起的转变;概念战争和货币战争正影响着整个世界;社会技术类公益性技术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公共管理的诉求点。陈晓剑还具体阐述了浦东、滨海、成渝和武长等四个国家新特区的创新实践,以及上海都市经济模式、山东低成本经济模式、浙江资本经济模式和江苏开放型发展模式,并指出,一个地方或组织的发展关键在于两点,一个是看它的发展性战略能不能“顶天和立地”,再一个就是看其发展性资源能不能“涌动和汇聚”。
陈晓剑还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逐步解决了“挨打”和“挨饿”的问题,但是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挨骂”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单是要谋求话语权,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实现我国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双提升,真正着力于培育和提高人才的创业、创造、创新和创优的“四创”能力。
最后,陈晓剑祝愿中国科学院的研究院所“在自主创新上争做国家队,在改革发展上敢当排头兵”,在创新中国价值取向的觉悟与实践中,努力做到思想上领先一步,方法上创新一步,实践上抢先一步!
(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