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朱立言教授应邀做客我校上海研究院,为师生作了两场《领导科学》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国科大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晓剑教授主持。
朱立言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领导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他从领导的理念、领导者产生的途径、领导的职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朱教授着重论述了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给“领导者”下的定义,即“领导者即是指其后面有追随者”。他列举了几个生动的例子阐述了领导者是主动者、创造者、发动者的角色,是人格领袖,又通过解释追随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领导者的概念。
在谈到领导者的责任时,朱教授认为领导的职责应该包括三类,即“政治责任、工作责任、道德责任”。“领导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领导就是预见,预见前途趋向”;“领导就是创新,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领导要有一双看得见未来的眼睛,一双提供变化并能控制变化的手,一张表达团体意愿和价值观念的嘴,一双能听到不同声音的耳朵,还要有充满全身的感人的人格魅力”;“领导就是创造并实现梦想”,进而提出了国外学者给出的四条领导者职责及国内学术界公认的五条领导者职责,并举例阐明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领导者。最后,朱教授总结出五条领导与管理的差异。告诉学员们“小圣靠才,大圣靠德”。
最后,他总结道,实际工作中的领导和管理是交织在一起的,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对组织而言,如果没有领导,就像船失去了舵和浆,没有了方向和动力,船行驶不起来,有可能驶向危险的水域;如果没有了管理,就像船漏了个洞,甚至是很大的洞,船只航行的速度不快,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所以必须把领导和管理有机结合,但是理论上可以把二者剥离开来,这是科学研究的任务。
朱立言教授两场共计六个小时的讲座,既没有PPT,又没有演讲稿,完全凭借记忆力,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其中蕴含着许多做人、做事、做官的道理,这些道理则是学员们一生受益的、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上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