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高考试题应是现实教育“风向标”

时间:2014-12-24浏览:10

高君波

  今年全国6个省份的高考大作文命题,直指今年的四川大地震。一些多年从事高中教学的人员表示,将当年的大事件话题作为高考作文题的做法,超出了以往常规的命题思路,在全国高考中非常少见。这种“在所有人预料之中,同时又在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以直击大事件为作文命题的做法,在建国以来的高考中还没有类似案例。(6月9日《成都商报》)
  其实,在今年高考之前,很多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和老师,对于影响了他们心灵和生活的“汶川地震”有可能进入高考试题,是有所预期的。所以,有6个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直指四川大地震,确实是“在预料之中”。
  而说其“在所有人意料之外”,则是因为当今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作为高考作文的命题者,可供选择的话题实在是太多了。就以往高考的命题范围看,其选择的内容包罗万象——根据高考一贯的命题原则,作文命题者常常会有意避开热门话题。坦率地说,以直击大事件为作文命题的做法,在建国以来的高考中还没有相似案例。
  学生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考上大学。但另一方面,很多考场上春风得意的高分考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自理能力不强,有的学生甚至连鞋带都不会系。为什么?这里面固然有家长溺爱等多方面的原因,但长期以来“为高考而教、而学”的教育模式,为升学而设置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在此导向下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变成“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究”,而难以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才。
  高考试题应该是现实教育的“风向标”。“汶川地震”进入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体现了高考与现实生活的“无缝链接”。它考察的则是学生能否关注、关心现实社会,是否具有课本之外的知识。它给我们传递的信息就是:扩大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关心现实社会,也是学生考得高分的必备素质。
  笔者想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以后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有关部门会不会“闻风而动”,从此加大力度转变教育理念,使书本教学紧密和现实社会结合,彻底推行素质教育,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
  在我国,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最重要的考试制度,关乎国家的未来。在高考中出现地震话题,无疑可以使学生感触现实,震撼他们的心灵,并让他们深入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公民精神。当然,一场高考难以承担培养一代人的重任,但我们更期待它成为一个素质教育的“指挥棒”,引出更多有关教学改革的新闻。这,也许就是这次作文题目的意义所在。

                                                                                    大众日报 2008-6-10